時代浪潮,奔涌向前;改革長風,鼓蕩征帆。
金秋十月,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勝利召開,為“十五五”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明方向,強調必須遵循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等根本原則,奏響了新征程上的奮進強音。
五年砥礪,氣象萬千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,中國鐵建黨委認真落實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將深化改革作為關鍵抓手,在深水區攻堅、在瓶頸處突破,推動企業發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交出了一份扎實而亮眼的時代答卷。
觀戰略,“謀”與“動”相得益彰。五年來,中國鐵建以國家重大戰略為導向,緊扣黨的二十大擘畫的“兩步走”總體戰略安排,研究制定并實施“1256”中長期發展戰略,為企業發展錨定方向、繪就藍圖。在服務國家大局中,承建多項重難點工程,成功攻克多項世界級技術難題,展現出卓越的工程攻堅實力;簽約坦贊鐵路激活項目,不僅鞏固了中國鐵建作為在非中資企業第一品牌的影響力,更成為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實踐。
看經營,“量”與“質”比翼齊飛。五年來,中國鐵建推動高質量經營理念貫穿始終,新簽合同額與營業收入實現穩健增長,企業規模邁上新臺階。尤為難得的是,在發展質量上亦實現顯著提升。通過全面強化項目精細化管理,嚴格成本管控,持續優化產業結構和市場布局,在復雜嚴峻的經營環境中,企業實現了有經濟效益的營收、有現金流的利潤。同時,加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布局發展和投資力度,在制造業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發展賽道上多點突破,為可持續發展注入不竭動能。
察創新,“形”與“勢”交相輝映。五年來,中國鐵建以一系列突破性成果彰顯硬核實力:成功研制直徑8.61米全球最大、承載最高的國產化盾構機主軸承,打通國產盾構機全產業鏈自主化“最后一環”,真正為“大國重器”裝上“中國心”;打造全球首臺千噸級箱梁運架一體機“昆侖號”,實現多工況高鐵箱梁智能建造,獲評“2021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”;構建鐵建云鏈平臺,貫通供應鏈上下游系統,推動資金、商流、物流、信息流“四流合一”,提升產業協同效率……這些創新實踐不僅構筑起企業當前的核心競爭力,也為未來發展積蓄了強勁新勢能,持續夯實中國鐵建在全球基建領域的科技引領地位。
視改革,“破”與“立”相生相成。五年來,中國鐵建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總抓手,以“破障清疴”的勇氣與“立新建制”的智慧雙輪驅動,實現了體制機制的系統性重塑與根本性躍升。持續完善現代企業治理,加快建設科學、理性、高效的董事會,實現各治理主體協調運轉、有效制衡;緊盯“三項制度”改革,以“干部能上能下、員工能進能出、收入能增能減”為標尺,推動組織體系向“精干、精簡、精細”持續優化;以資產核查與“處僵治困”為手術刀,精準剝離冗余包袱,顯著提升資產質量與發展韌性;以布局結構調整為牽引,推動資源向主業集中、向新域拓展;更以全員覆蓋、剛性兌現的績效考核為指揮棒,全面激發市場化經營機制的內生動力。
……
砥礪發展的征程中,黨的建設始終是中國鐵建最堅實的底氣。公司黨委牢牢把握新時代國資央企的職責使命,堅持“兩個一以貫之”,充分發揮黨委“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實”的領導核心作用;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,持續優化“大監督”工作機制,以“一聚焦”把準政治方向,以“兩抓手”夯實監督責任,以“三手段”提升監督實效,構建起黨委統一領導、各類監督協同聯動的治理格局;認真落實黨中央關于巡視、審計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,推動“巡審聯動”“紀審協同”規范化、常態化運行,打出監督“組合拳”,以高質量監督保障高質量發展。通過系統施策、綜合發力,中國鐵建不斷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健康有序的經營環境,為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。
步履所至,業績生花。五年來的艱辛探索和豐碩成果,為“十五五”時期高質量發展積累了寶貴經驗,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當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,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,世界經濟格局正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關鍵時期。邁入“十五五”,中國鐵建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,堅持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統一,以科技創新為核心驅動,以新質生產力為主攻方向,在新的征程上再造優勢、再譜新篇。
堅持創新驅動,鍛造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。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引擎,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源頭活水。邁入新征程,中國鐵建將繼續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戰略,全面強化“1+9+N”科技創新體系效能,系統布局前瞻性、關鍵性與應用性技術研究。持續聚焦極端復雜地質隧道智能建造、重大橋梁結構創新、低碳建筑工業化等方向,部署一批國家級重大科技項目,力爭在更多“卡脖子”環節實現突破,加大“三首”產品研發與應用推廣力度,掌握發展主動權。同時,完善協同創新生態,深化產學研用合作,組建任務型創新聯合體,暢通“科學技術化、技術產品化、產品產業化”路徑,加快智能化升級,推動BIM、大數據等技術與工程全鏈條融合,建設“數字孿生”工地和智慧企業大腦,以數字化轉型塑造面向未來的新型建造能力。
加快產業升級,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。新質生產力特點是創新,關鍵在質優,本質是先進生產力。中國鐵建將堅定不移推動產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綠色化升級。一方面,推動產業鏈價值升級,向投建營一體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,積極拓展綠色低碳建筑、城市更新、新能源基礎設施等新興業務領域。另一方面,強化綠色低碳轉型,將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,研發推廣節能環保技術、智能裝備與清潔能源。同時,著力激發數據要素潛能,加強數據資源整合與深度應用,全面提升全要素生產率。
深化改革賦能,激活整體系統效能。培育新質生產力,需要持續深化改革,推動發展方式系統性轉變。中國鐵建將推動管理模式深度變革,進一步優化組織架構與業務流程,構建扁平高效、響應靈活的管理機制。持續深化項目精細化管理,推動管理模式從經驗驅動向數據與模型驅動升級。塑造支撐轉型的高素質人才隊伍,加強科技、數字化與復合型管理人才的引育。完善創新激勵與容錯機制,營造鼓勵探索的氛圍,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創新活力。通過全面提升開放合作能級,在“一帶一路”合作中深化國際科技交流,推動中國技術、標準與裝備高質量“走出去”。
時間的車輪永不停歇,奮斗者的腳步永遠向前。中國鐵建的改革發展已走過千山萬水,但邁向世界一流企業的征程仍需跋山涉水。面向充滿希望和挑戰的“十五五”,中國鐵建將緊緊把握時代脈搏,搶占發展先機,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征程中,繼續馭創新之長風,筑發展之通途,譜寫更加壯麗輝煌的新篇章!